(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8日下午,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论坛聚焦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这一主题,共享实践经验,共谋路径举措,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我省法院建立了从审判业务骨干、审判业务专家到审判业务领军人才的梯次培养体系。”论坛上,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法院持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能力现代化。
培育专业审判队伍。坚持把环境资源审判业务人才培养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建立从审判业务骨干、审判业务专家到审判业务领军人才的梯次培养体系。上线可视共享的“随时问问”小程序,邀请理论学者、实务专家、研究人员及时答疑解惑,在交流研讨中推动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法院4个集体、5名个人获得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精办精品司法案例。牢固树立精品案例意识,完善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培育机制,组建典型案例培育工作小组,依法审理了全国首例环境信息公开案、全国首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全国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全国首例传统村落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等一大批“首案”。林业局不履行林业行政管理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8件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和公报案例,29篇裁判文书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文书。
推广重大改革成果。发扬基层首创精神,以实践创新推动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生态恢复性司法机制”等4项经验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连续三年在全国法院交流环境资源审判贵州做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景雄
编辑 方勇
二审 熊瑛
三审 欧阳海南
关键词: